魔抓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红楼之嫡女惜春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83

分卷阅读183

    副将也明白了晋晗知道是谁射的这只箭,不由得叹了口气。

若不是亲眼所见,他也不相信父亲会杀自己的亲生儿子。

刘副将犹豫了一会儿道:“那什么,我掉入海里之前,看见南安郡王被围攻,身上受的伤也挺重的,反正我估摸着……没什么能够活下来的可能。”

晋晗点点头,没说话,静静的看着远方。

刘副将也不说话了,趴在木板上休息,他们还不知道要漂多久,保存体力是非常重要的。

等到夜晚降临,刘副将和晋晗都开始发热,刘副将还好些,晋晗却是已经快烧糊涂了。

刘副将叫了晋晗几声不见他回答就有些急了,“喂,小世子,别放弃啊,我好不容易把你捞起来的。”

晋晗听见有人再叫他,却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,想问清楚最后却只是眨了眨眼。

刘副将见他还有点意识,顿时松了口气,又接着道:“别睡啊,手也别松开,你现在才多大?你要死了你家里人怎么办?快想想他们!别睡!别松手!你忍心丢下他们吗?”

“你还没取媳妇儿成家生子呢,你有喜欢的人了吗?如果没有,你不觉得遗憾吗?想把这个遗憾补全吗?如果有,你就不想回去娶她吗?你想让她嫁给别人吗?”

晋晗脑子里突然浮现出那日邬海说的话。

“我知道我有些痴心妄想,可我觉得吧,人在这种时候总要给自己找点念想,不然没法撑下去。”

……给自己找个念想吗?

“不是我说,你之前口口声声的说着以后贾县主有了好亲事你会祝福她,我现在问你,如果真的有那一天,你会心甘情愿的放手?”

……他真的能眼睁睁的看着贾玫嫁给别人吗?

“不都说人在生死之时做出来的选择才是真正发自于内心的吗?趁现在把那些问题想一想,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。”

……他想要的,到底是什么?

他想要支撑起母亲meimei的天,他想要母亲meimei不再哭泣,生活幸福美满,他想要给自己的好朋友送去新婚的祝福,他更想要亲口告诉贾玫他喜欢她!他更想要将贾玫娶回家,生儿育女,一辈子对她好!

他不想让贾玫嫁给别人!

晋晗的眼睛没有睁开,抓着木板的手却越来越紧。

他要活下去,他要活下去!

126、第一百二十六章

就如邬将军想的那样,周边州县的折子更快到了京城,这一次引起朝堂上极大的重视。

看这些折子,感觉这场战争好像没他们想的那样的轻松。

朝堂上的人分成了两派,一派认为周边州县都报急求援了,应该再派兵去支援。

另一派认为这些折子都是前段时间陆陆续续呈上来的,算算时间,应该和邬将军送加急文书时的时间差不多,这样一看,就没必要再派兵支援,茜香国不过一弹丸之地,哪里值得他们派那么多的兵。

朝堂里争执不下,派兵支援也就一直拖着,直到邬将军和南安郡王的求援文书到了京城。

这封文书引起的动荡远比第一封加急文书要大,景昌帝等人惊诧于战事惨烈到如此地步,京中那些勋贵则是立刻上书请求派兵支援,同时把他们家的孩子换回来。

原本想着就是走一趟就捞功的活,怎么就变成了要命的事?

这一次整个朝堂都同意派兵,但派谁去却一直决定不了,之前那次派兵是大家想着法的塞人捞功,这次就是恨不得把所有的精兵强将派去救人,从各地的驻军到防守边疆各处的边卫,一个个提出来又被一个个驳回去,惜春知道后恨不得朝整个朝廷吼,援兵定不了,你们就不知道先把粮草派去吗?!

贾敬看着惜春气呼呼的样子觉得有几分好笑,“你的那个水泥不是已经试验完了吗?把方子献上去,再把粮草的事提一提。”

惜春疑惑问道:“有用吗?”

贾敬点头,“现在受那些勋贵影响,朝廷大半的人都不清醒,连防卫戎狄的边卫叫去支援的蠢话都说的出口,但这个提议能被驳回,就证明还是有人保持着清醒,现在没提粮草这事要么是一时没想起来,要么是等人开口。”

惜春明白了,“行,那父亲写折子递上去吧,我让季管事把水泥的那些用法注意事项整理一下。”

贾敬摇头,“不,这份折子你来写,你身上有县主的封位,本就有上折子的权力。”

惜春愣住了,“可是从古至今,除了公主……”

贾敬定定的看着她,“你以后还想做许多事吧?难道我还能替你上每一封折子吗?现在让我代劳,以后让他人代劳,若是对方存了一点坏心眼,只需在折子上改动那么一两句话……自己立起来,才能不受威胁。”

惜春抿紧唇点头,“好,那等我写完父亲先替我看看,我没写过,怕是好多地方都些不对。”

贾敬笑着点头,“好。”

惜春很快就写了一封折子给贾敬看,贾敬拿起红笔将整份折子勾了个遍,然后给惜春一处处的讲,哪里的格式不对,哪里的称呼要避讳,哪里需要抬行,哪里的言语太露骨了要含糊一些,惜春听完后头都大了。

惜春写了两天才算是写出一份合格的折子,然后立马送了上去。

惜春写完折子就跑去睡觉,从傍晚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。

等到惜春一醒过来,蒋mama和两位嬷嬷就走了进来,“县主醒了?正好,宫里传县主面圣呢。”

惜春:???

就如贾敬说的那样,朝堂上也有人注意到了粮草的问题,只是一直没说出来。

现在每年粮食增产是真的,可这几年百姓们的人数也在急剧上涨,户部现在虽不至于像从前那样拆东墙补西墙了,可精打细算还是要的,之前派去的那批粮草已经是他们今年上半年的大部分紧急存粮了,再拿出一批,一旦国家其他地方出点什么事就他们就只能干瞪眼,而且现在是初春,各地小规模的春荒不太要常见。

从附近州县调粮也是一个解决办法,但现在的情况是附近州县已经自发调过一批粮了,他们现在自己的粮都不一定够吃,哪里还有多的粮食再调去给邬将军他们,从远一些的州县调粮吧运送又成了一个问题,总而言之,难。

而且更重要的是,提出再次调粮,大家就会关注上一次调粮,那么大家就会问了,是谁提议的走水路?

谁提议的?朝廷上的勋贵们。

这也是一个马蜂窝。

他们原本还想着要是过几日还没人提粮草的事就由他们来提,哪知道惜春一封折子就送了上来。

负责分拣折子的小太监们看见惜春这封折子时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,可等大家都看了一遍就明白贾家县主上折子了。

小太监们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