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抓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最后一程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39

分卷阅读239

    宫中就刘嬷嬷、徐嬷嬷两个人,陈宣帝可没打算就让剩下的这两个嬷嬷伺候太后,都是老胳膊老腿的,这两个嬷嬷身体还未必有太后康健呢。

陈宣帝打算重新给太后拨伺候的人,至少得把一朝太后的标配给配置齐全,该分几个嬷嬷、几个宫女、几个内侍,那就几个,一个都不会少。

不过,陈宣帝又考虑到太后掌握后宫大权多年,不知有多少心腹眼线遍布后宫,他并不敢随便拨人去慈恩宫,就怕把太后的眼线送了进去,让她和前朝取得了联系。

于是,出于安全考虑,既打算派宫人伺候太后,又怕误把太后眼线送进慈恩宫、帮她和前朝联络的陈宣帝玩出了saocao作:

他命他后宫中三品以上的妃嫔,包括皇后,把自己最信任、能力最强的心腹宫女/太监交出来,将他们凑作一处,送去了慈恩宫里照顾太后。

陈宣帝是这么想的,太后再怎么手腕高超,在后宫里布满眼线,也不至于能让她的眼线成为他后宫里那些高位妃嫔身边的心腹。

能混到三品高位的妃嫔没有几个傻子,她们最信任的心腹压根不是宫里随意分配过来的,是她们娘家特意送进宫,保证一家子全被捏在手里,一定会听话的下人。

这些高位妃嫔身边的心腹下人,被太后收买的可能性大大小于内务府随便分去慈恩宫的宫女太监,这样安排陈宣帝心里就安心多了。

当然,这些各自主子不同(说不定彼此还有仇)、原本都是主子面前第一得意人,手腕、心机样样不缺的宫女内侍们进到慈恩宫后,会不会闹起来,天天勾心斗角,那陈宣帝就不管了。

反正他派了很多人去伺候太后,不能算不孝,而那些派进去的宫女内侍胆子再大,也不敢对太后不敬,最多是闹得太后有些头疼而已,而这正好绊住太后,让她暂时别折腾。

——陈宣帝没想过一直软禁太后,等他将端王一脉的人收拾了个干干净净,自然会还太后自由。

他又不是天生的坏蛋恶人,怎么可能真的对生母下狠手呢,比起端王那个两面三刀的混蛋白眼狼,他可是个好儿子、好兄长。

第179章一生无子的帝王14

软禁太后、圈禁端王后,陈宣帝就做好了直面朝堂百官的准备。

他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动作,就算宫中发生的事情能勉强瞒过去,可宫外端王府的事却绝不可能瞒过百官的耳目。

但陈宣帝心里并不虚,就算文武百官、皇室宗亲都劝谏他从轻发落端王,就算朝野内外对他软禁太后一事有所异议,从孝义伦理上抨击他,他也不虚。

因为他也有资本大声反驳这些人的劝诫之语,有底气把那些气死人的“以德报怨”的论调大声怼回去——陈宣帝手里掌握着切实的证据,足以让端王百口莫辩的证据!

早在陈宣帝发现自己身中剧毒后,就立刻着手调查他中毒一事,且因为他发现得及时、反应够快,成功抓住了端王没有来得及藏起的小辫子。

有了这份证据,朝堂百官和皇室宗亲就算再不同意,心中再有不同的想法,也得捏着鼻子认下,端王谋害帝王罪证确凿、罪无可赦,无论陈宣帝怎么处置都是有理的。

更别说,陈琅这个嗣子已经死了!

死人可不能复活,那些把宝押在陈琅身上,和他有利益相关的朝中文武众臣,就是再气再悔再恨,也不可能去阎罗殿把陈琅救回来,除了咬牙认下是别无他法。

正因为心中有底不虚,陈宣帝在离开慈恩宫后,并没有立刻去御书房召见那些闻讯赶进宫的皇室宗亲和内阁重臣,反倒先回紫宸宫休息去了。

他本来身体就不好,中毒后身子骨就更差了,虽然景寒说过他体内的毒解开后,他最多还能活上四五年,可不能因为人生一眼望得到头就不好好保重身体啊!

虽然清楚自己活不了几年了,可陈宣帝还是想尽量多活几天,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他当然要好好保重身体,不能轻忽大意,以免还没将柔嘉送上皇位,他自己就先去见了阎王。

还有,陈宣帝不急着去御书房,特意空置一段时间再去见进宫求见的重臣和宗亲,就是在给他们反应的时间,让对这事有疑虑的人一起进宫,一次性把话说清楚。

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功夫浪费在和百官、宗亲争论辩驳上,把人召集齐了,把端王、陈琅谋逆的事情一次性说清楚得了,能一次解决干嘛要分多次。

至于空置出这么一大块时间,那些宗亲和百官会不会串联在一处……陈宣帝冷笑一声,就是要他们串联,要他们暗地里做小动作。

这样才能一网打尽不是!

打虎不死、反受其害,斩草要除根,这些道理陈宣帝不只是会念,他同样也会做,也狠得下心去做。

但凡和端王有牵连的人,无论是宗亲还是朝中官员,他这次都要清扫个干干净净,不留半个端王的人留在朝堂,让他们成为柔嘉继位的隐患。

就这样,陈宣帝回到紫宸宫休息,他宣了太医院新上任的案首诊脉,喝了养神汤和解毒的汤药,就舒舒服服地在宫女、内侍们的服侍下睡下了。

而那些听闻端王府被围,急急忙忙赶进宫来求见的朝中大臣和陈氏宗亲,则被陈宣帝命人带去了御书房等候,等他休息好了,自然会接见他们。

那一干人等就被陈宣帝撂在了御书房,他暂时不打算理会那些为端王一事进宫的大臣。

宫中伺候的宫人哪个不擅长见风使舵、揣摩上位者的心意,尤其是在御书房伺候的宫人,更是个个玲珑心窍,在敏锐地察觉到陈宣帝的态度后,也跟着变了态度。

端王府被禁军围困后,一波波朝中重臣、皇室宗亲进宫求见陈宣帝。

可这些往日在宫中也极有脸面的人进到御书房后,不仅迟迟没有被陈宣帝宣见,就连一杯热茶都没有给他们奉上,就好像往日里对他们拍马溜须的宫人全不见了似的。

进宫求见陈宣帝的大臣从中午等到了落日黄昏,不知道多少人是没吃午饭就赶进宫的,他们就那么又饿又渴地生生干坐了整整一下午,当真是备受折磨。

求见陈宣帝、被引到御书房的众多大臣宗亲都有些隐隐后悔,后悔自己听闻端王府被围,不知道陈宣帝的态度就贸贸然进宫求见。

可他们此时后悔已经晚了,陈宣帝固然把他们撂在御书房不管,不松口接见他们,可他们也不敢掉头离开啊!

因为陈宣帝并没有明确地说今天不见他们,让他们先行离宫、改日再来。

要是他们敢不经陈宣帝同意就掉头离开皇宫,那事情就闹得更糟了,也越发说不清道理:

怎么,你自己跑进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