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抓小说网 - 耽美小说 - 重生之医路扬名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64

分卷阅读264

    门,他选择站在外头听墙角。

刚刚说笑的话题已经过去了,这时候谈的是比较沉重的话题:“一到这天气老校长的身体就垮了大半,也不知‘送教下乡’的政策还要多久才会落实到我们这边。”

“还差一个多月才到学期末,不如我们这边也出几个人吧,我们这边的孩子也到你们那儿念书。”

“可我们轮流给学生上课,学生不一定适应得过来,适应不了,学习也上不去。”

这就是个死轮回了,学习上不去,上头能多重视?于是送过来的师资也不好,甚至没有。

郑驰乐也在为这件事发愁。

要是只解决青花乡的问题当然很简单,他只要动员几个人过来任教就成了。可缺师资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事情,如果这边特事特办、那边特事特办,每个地方都憋着劲去抢人,最后的结果就是会叫的孩子有rou吃,不会叫的等着饿死。

归根到底还是得等着大政策下来。

“送教下乡”和“送医下乡”都是叶仲荣负责的,也不知叶仲荣能不能压得住反对的浪潮:就算是这些山窝窝走出去的娃儿都不一定愿意回来受苦,换了城里人也许就更不甘愿了。要是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,这事儿指不定就黄了!

郑驰乐想想都觉得不容易。

关靖泽倒是很笃定:“最迟开春,政策就会下来。”

关靖泽都发话了,郑驰乐自然不会在后面拆台,他也说:“没错,这一届毕业生马上就要开始实习了,我们等着看就好。这话题先搁下,丁老哥,今儿该你讲啊!”

听到这里方海潮觉得差不多了,他抬起手敲了敲门。

离门边最近的郑驰乐开了门,看见方海潮后有些讶异:“你是……”

方海潮朝他笑笑:“我叫方海潮,你就是郑驰乐吧?我听扬眉提起过你,你叫我一声方叔就好。”

郑驰乐前几天还跟关靖泽谈过方海潮的动向呢,突然瞧见了大活人,一时缓不过神。不过他的惊讶也仅仅逗留了那么一瞬间,他很快就反应过来,麻利地把人领进屋:“方叔进来说话!”

其他人都看向方海潮。

方海潮跟他们打了招呼后笑着说道:“我上个月刚从南方平调过来,对怀庆不是很了解,所以特意下来走走。”他的目光转到桌上摆着的地图上,“这地图画得真细,谁画的?”

郑驰乐说:“我画的,其实画得很粗糙,只是想讨论起来有个依据而已。”

关靖泽也说:“听说方叔的画工才好,鹤华省办公厅那边还悬着方叔亲手画的鹤华地图。”

方海潮这次调动是平调,但鹤华这几年发展得很快,相比之下怀庆的条件可就落后太多了!同样的是负责省财政厅这一块,怀庆远远不能和日渐繁荣起来的鹤华相比。

方海潮对鹤华也不是没有感情的,那毕竟是他生长的地方。但他跟沈扬眉长谈之后觉得他在鹤华已经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,再往上走的话难道要跟长兄一别苗头?方海潮不想给人演兄弟阋墙的大戏,再三考虑过后决定调任怀庆。

听到关靖泽提起鹤华的情况,方海潮瞧了他一眼:“你们的消息倒是挺灵通。”

郑驰乐倒是很坦诚:“跟我们同批调派的人里面有人去了鹤华,我们一直在通信,这才听说了一点儿皮毛。”

见回话的都是关、郑两人,其他人似乎有些拘谨,方海潮也拉了张椅子坐下:“你们该怎么聊就怎么聊,别把我当外人。”

这天正好轮到丁于飞“主讲”,他是早早从郑驰乐那儿听说方海潮要过来的,一想到方海潮是省厅的人,他的嗓儿直哆嗦,都不知道该怎么张嘴了。

瞧出了丁于飞的紧张,郑驰乐在桌底下踢了他一脚。

丁于飞被踢疼了,啊呜一声,跳起来抱着脚说:“小郑乡长你干嘛踢我?”

其他人哄堂大笑。

贾立在一边嘲讽:“还不是因为你光长膘没长胆,话都说不利索。”

丁于飞怒了:“你行你上啊!”

被丁于飞这么一闹,气氛总算缓和下来了。

“会谈”进入正题。

“会谈”其实也就是围成一桌,“主讲”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、碰见的困难或者想到的新设想,大伙坐下来一起探讨。开展“会谈”一个多月以后他们真正落实下去的举措虽然不多,但几乎在地图上把青花和榆林两个乡的地皮都翻过来琢磨了一遍,他们两边的人加起来思维广得很,连哪块地可以增加经济效益都被圈了出来。

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闭起眼画出青花和榆林的地图。

有时候他们已经用上了涵括延松、柳泉的“县级”地图。

方海潮从头到尾听下来,对关靖泽和郑驰乐的赞许又多了一重。

山窝窝里娱乐少,一到晚上七八点几乎都睡下了,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于成年人来说未免太过浪费。可要是不睡吧,大多是聚在一块赌把小钱,更加不好。

郑驰乐和关靖泽搞出这个“会谈”正好就把这个空白的时段利用起来了。

而且这些人现在就已经习惯了他们的步调,以后肯定都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们走。

这两个娃儿才十九岁啊,真了不得!

就在方海潮感叹之余,外头突然传来个焦急的声音:“关乡长!关乡长!老书记他去了!”居然是留守在乡委的人上山来了,说到最后他已经带着点儿哭腔,“老乡长去了!”

关靖泽和榆林乡其他人都站了起来:“怎么回事?”

留守的人说:“虎子去找老乡长,发现老乡长没了声息,睡着睡着就睡过去了。”

榆林乡的乡委书记在这个位子上干了一辈子,虽说年纪大了,身体却很硬朗,平时连水都还能挑得动。

没想到会突然去了。

这种例子郑驰乐也见过不少,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:烂墙经得起风雨。一堵烂墙破破烂烂,可能还能撑上百八十年;有些屋子看着好好的,风一吹可能就倒了。

人也是这样,有些人平时小病不断,看着像是风烛残年、苟延残喘了,反而能活到长命百岁;有些人常年不发病,看着比谁都健康,一旦生病可能就是重病了。

要是生病的话郑驰乐还能帮上忙,这种情况他就没办法了。他站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