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抓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502

分卷阅读502

    暗算都知道,她的判断能不准么?

可呆了一辈子的京城,不是说离就能离的。尤其是她这种老年人,真的怕死在外头,不能落叶归根。

“祖母,不光赵家,便是您唐家,也不是地道的京城人吧?当年大家能迁到京城来,现在为何不能去别处呢?‘我心安处是故乡’,只要一家人好好地在一起,去哪里有什么关系呢?”

这句话,真真正正戳中了老夫人的心。

她不光想起了自己的祖上,更想起了被流放的父兄及唐家子侄。

她的父亲和兄长,早就死在了外地,也葬在了那里。她的侄子侄孙们,也在外地安了家。

从严格上来说,唐家并不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。从她这里往上数三代,他们的祖先都是追随开国皇帝打江山、最后加官进爵,留在京城的。所以她的父兄死后,也没有叮嘱子孙一定要扶棺回京、葬在京城,而是埋葬在了任所。

既如此,她又何必执着于此,让儿子、儿媳妇为难呢?

虽说她嫁进了赵家,她死后注定要跟绥国公葬在一起的。但当年夫妻感情本就不深,绥国公负她良多,即便不葬在一起,也没什么了。

如果她不甘心,到时候让儿孙们扶棺回京安葬就是了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这么一想通,老夫人就点了头:“成,都听你们的。你们去哪儿,我就去哪儿。”

见婆婆被女儿说服了,朱氏松了一口气。

不过有件事她一直没来得及问。

她转头看向赵如熙:“你不是要参加春闱?如果皇上下旨,你爹很快就要去上任,你怎么办?”

古代交通不便。很多外地人赶考,需要提前半年、一年地往京城赶,宁愿早点到京城租房子住,适应环境,也不敢在临到考前才出发。

江南跟京城虽不远,但现在离春闱也不到三个月了,赵如熙来回奔波,实在是不妥当。

“我就留在京城。”赵如熙道,“你们跟着爹爹赴任。”

她看了老夫人一眼:“要是祖母一下子舍不得离京,留在京城跟我在一起也行,娘您跟泰哥儿先去江南。等我参加完春闱后,再一起过去。”

朱氏跟老夫人对视一眼,忽然笑了起来:“咱们煞有介事地在这里商量,没准皇上那里根本没打算让你爹离京呢。”

她话声刚落,门外忽然大步进来一个人,嘴里嚷道:“娘,夫人。”可不是赵元勋是谁?

他此时满脸红光,兴奋之色溢于言表,声音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昂:“娘,夫人,刚刚张大人说,皇上打算派我去江南任职。我要去江南赴任了。”

朱氏:“……”

打脸来得如此之快,简直叫人猝不及防。

第564章赴任

老夫人的脸色就十分复杂了。

她看向赵如熙,心里再一次涌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。有佩服,有敬畏,还有万分的庆幸。

他们赵家也不知是哪座祖坟冒青烟,能拥有这样聪明的孙女。

这一刻,她心底原本还有一丝的不情愿,也彻底烟消云散了。

再一次证明了孙女的料事如神。可见京城真的要大乱了。既如此,暂时出京去避一避风头,也是上上之举。

赵元勋以为母亲必然要反对他离京。毕竟家里是这么个情况,母亲的想法他也很清楚。

因此兴奋的劲头过去,他看着母亲,心里就剩了忐忑不安。

却不想老夫人竟然一脸微笑地点点头,道:“终于如你所愿了。娘替你高兴。”半点不高兴的情绪都没有。

赵元勋十分诧异,转头望向妻子。

朱氏示意他坐下,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,这才笑道:“娘是最开明的。她只为你着想,一心为你好。”

相公正在兴头上。所以这个官儿从何而来,老夫人为何不反对……她还是不要打击他了吧。

“有说哪天走吗?”她转移话题道,“我们怎么安置?”

赵元勋瞬间被妻子带跑了。

他摇头:“圣旨没下,大概明日早朝宣召完了才会下旨。”

他抬起望向老夫人:“娘,你们是跟我一起去上任,还是……”

虽说母亲没有反对他离京去任职,但他不认为母亲会跟着他一起去。

他可知道母亲对于京城和这个宅子的执着。

自打赵如熙说完两个备选方案,老夫人就在想这个问题了。

这会儿她果断道:“朱氏先跟着你去。我留在京城……”

赵元勋一听到这里就急了,正想打断母亲的话,就听老夫人继续道:“……等熙姐儿考完春闱,也到外地做官时,我再去你那儿。”

“至于泰哥儿,你们看着办,也问问他的意见。要是他觉得族学好,想留在京城,那就等我们离京时再一起走;要是他想跟你们去赴任,那就一起去。我跟熙姐儿在这里就好。”

赵元勋:“……”

他现在深深佩服自己的母亲。这么果断,这么理智。只这一会儿的功夫,不光做出了决断,还把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
最重要的是,母亲竟然舍得离开京城,这也太神奇了。

他正要说话,就听妻子道:“这样也好。我们先去,把宅子置好,将各处安置妥当,您老人家再去,也免得一时之间人仰马翻的,您老各处都不方便。”

反正女儿说了,伯爷这是要去江南任职,江南离这里不远,比如姑苏府,从京城乘马车去也就是七、八天的路程;骑马更快,只需三、四天,日夜兼程更是只需两天功夫。老夫人要是有什么不舒服,她完全可以回来照顾老夫人。

老夫人点点头。

赵元勋瞪着眼睛,看看这个,再看看那个,眼神茫然,总感觉母亲和妻子听到这消息太过淡定,接受得也太快,似乎一早就知道要这样,所以早就安排好了似的。

他张了张嘴,正想开口询问,又听他闺女开口了:“也不知道爹会去哪里任职。杭州府和姑苏府我都买了宅子和铺子。宅子都是三进院落,够咱们一家子住了;铺子是绸缎庄,收益还不错。”

赵元勋:“……”

老夫人:“……”

倒是一直打理伯府庶务和生意的朱氏,对于赵如熙的收入稍微有所了解。她知道闺女手里的钱不少,不过实在没想到她在江南又置了这么多产业。

她忍不住问道:“你是什么时候买的宅子?”难道女儿早就做好了打算,让他们搬到江南去住了?

“去年夏秋。”赵如熙道。

这宅子和铺子,有一个是萧令衍当初给她的,其余的都是她托萧令衍陆续买的。连铺子里做的绸缎生意,也是从萧令衍的绸缎坊里拿的货。这些早在去年初春的时候就全置办妥当了。

把时间说得近一点,会比较好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