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抓小说网 - 耽美小说 - 入赘天师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73

分卷阅读73

    学都写在里。可这本医书,却被无知狱卒用来当柴烧,于是除了麻沸散,没别的医术能流传下来。

迟鹰扬某日抓残魂的时候,正遇到了这位流连人间、不忍离世的千古名医。

在名医的指导之下,迟鹰扬把“抄写”出来,名医才解恨离去了。

可迟鹰扬学医学艺不精,没能把发扬光大,只好找个面相好的大夫,把华佗的心得传下去。

像之前把六壬神课传下去一样,让徒弟辛苦赚福德就好了,他这个师父,可是很懒的~

韩太医一听到的来源,如获至宝,小心翼翼的,马上打开这本尘封了三百年的古籍。可是他一打开,就又懵住了。

上面的古字,韩太医都没看懂!

得对照书本,把古字翻译出来才行。韩太医心想。

迟鹰扬见韩太医没有翻页下去,也猜到他在想什么了。

那是同病相怜的,当文盲的感觉!

迟鹰扬笑道:“日后得空了,我到太医署给你翻译,或者你找人翻译也行。这本你先拿回去吧,我这还有手抄本。”

尽管韩太医交游广阔,但是医书在前,韩太医能看却不能懂,令韩太医心痒极了。

在韩太医心里,迟鹰扬实事求是,说不会望闻问切,只会看五行之气,那就是真的不会望闻问切,性情率真,很是值得信任。因为,韩太医根本没怀疑这本古书的来历。

道士能和阴魂通灵,千古名医为了让医术传承下去强留世间,听起来都是非常真实的事,不是吗!

一时间想不起来谁会这种古文字。听到迟鹰扬会这种古文字,韩太医心痒痒的大胆拜托他:“我看不出来这是那种古字,只能拜托高人您了!”

迟鹰扬也很想把医术传下去,便答应了下来。

夜色已深,韩太医尽管想请迟鹰扬马上翻译医术,却不好过分打扰,只得鼓励道:“明日还得比试词文,先生请早点歇息。”

明日比试词文嘛?

迟鹰扬掏出凌灏渊送给他的词儿,上面都是凌灏渊的心意,迟鹰扬便好好背诵了一番,还抄写了几遍,尽量把三百年前习惯写圆润的字,写得方正一些。

章节目录第48章令人震惊的答卷

当晚练字完毕,第二天迟鹰扬随入赘选手们一道进宫,也是人群里唯一的亮色。

今天的迟鹰扬,也穿得特别鲜嫩!

特别俗气的金丝绣云纹,绣在嫩粉的云锦上,如果换一个肤色黑一些的双儿穿,肯定压不住粉嫩的衣裳,衬得肤色更黄;如果换一个气度不够清雅的来穿,就会变成又娘又sao。

可这套粉嫩的衣裳,穿在迟鹰扬身上,竟然衬得他的肤色白里透红,像是刚熟的桃子,鲜嫩又可口;又衬得他气度非凡,贵气又清雅。

而徐沼今儿也穿得玄色外袍,在炎炎夏日里,玄黑色的衣裳穿得他特别热。徐沼看着穿得水嫩水嫩的迟鹰扬,把羡慕都写在脸上了:“先生总是穿得这么,别树一格,连粉色都可以驾驭,穿得如此貌美,我见了都要心动!”

国公府的三公子见了,也特别羡慕:“全国都传大将军喜欢穿玄色衣裳,手下兵将们人人跟风,于是天下人,无论双儿、男子还是女子,都跟风穿深色衣裳。

但是!!昨日大将军竟然尤其喜欢迟公子,穿玄色衣裳的都没看上眼,穿得鲜艳的才能被喜欢,可见传闻不可信啊!”

徐沼却道:“但是以我所见,大将军挑选夫婿,与衣裳颜色没有什么关系,和相貌很有关系。”

国公府的三公子:“……”

他很不想承认,自己的脸的确不够美,和迟公子比根本不能比。

面对徐沼如此赞扬,迟鹰扬难道诚实地承认自己长得好看嘛?这种事太过明显,都明晃晃的摆在了脸上,不需要自己承认了。

迟鹰扬说道:“我会占卜嘛,算到如果和别人穿得不一样,特别是红色,会比较旺桃花,而且我也喜欢鲜艳的颜色。既然你们觉得和衣服颜色有关系,穿玄色的衣服,却与其他三百多位入赘选手撞色了,为什么今天你们还穿玄色呢?”

徐沼苦恼道:“我也想换旁的颜色,可是准备得不够,只带了玄色的衣裳。”

国公府的三公子,也摇头叹息了一番:“我家在京城,可随潮流,家里没有颜色鲜艳的衣裳。成衣铺子的衣料太一般,可让绣娘现在缝制,也来不及了。”

此时,有位穿着嫩黄`色袍子的公子摇着扇子走了过来,向他们推荐道:“城里有家成衣铺子,就在城北春之巷的那家,专门卖颜色鲜艳的衣裳,你们不知道吗?布料看我身上穿的就知道了!”

国公府三公子诧异道:“春之巷?那边布料是最贵最好的,但我在京城多年,哪里见过他们卖颜色鲜艳的成衣了?”

“改了啊!一个月前,他们换了掌柜,还换了店里的装潢,比从前的明亮高贵多了,卖的成衣布料鲜艳,我原以为他们又要亏本了,岂料昨晚开始,高价的成衣都被抢购了呢!只剩下几套特别贵的还没卖掉,你们要买的就赶紧了。”

迟鹰扬听了,觉得这话咋的如此耳熟。

春之巷那家,不就是他给看过风水的那一家嘛!

他选的掌柜挺有主意的,送颜色鲜艳的衣裳给他穿,转头把其他不同款的衣裳卖高价。

颜色鲜艳的衣裳,因为十年都不流行了,买进的价格还特别低。现在卖出的价格可以翻几翻,真的帮他家大将军赚银子啦。

迟鹰扬挺替凌灏渊高兴的,怀着愉悦的心情,再一次进到皇宫。

昨日入赘选手们和京城年轻兵将们比武,让武将都挑了不少好苗子。而今天,几大书院的山长、文豪、学识好的文官充当考官,出题考试,让这次比试几乎成了开恩科之类的模式。

考官出题特别多。

还都是实用性很强的题型。

比如占领北国以后,如何管制风沙漫天、缺水缺粮、地广人稀的曾经的北国?

战事告一段落,兵将人数甚多,多余的兵将如何妥善安置?

假如西边发生大旱,流民吃树皮把沿路树木吃得枯萎,流民又如何安置?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