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抓小说网 - 耽美小说 - 穿成哥儿种田忙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87

分卷阅读187

    选的几个州郡中间,都是平原,只不过地形比较高,所以比较干旱。

要是能将这两个州郡的情况平衡一下,那么将是很好的种植之乡。

当然了,他也不会那么傻,明知道坞郡缺水的情况下还大批种植水稻,他要在这个地方种植的,是适合在干旱的地方种植的粮食,比如小麦,棉花,玉米,马铃薯。

这些植物不需要大量的水源,他将会在坞郡引入滴灌的方法,这会大大减低消耗的水源。

这两个州郡的情况苟庭都是了如指掌的,所以一听到陈季清要在泾洲挖水渠,引入坞郡的时候,就跪在地上喊道,“大人仁慈,一定会有好报的!”

以往泾洲每年都会发洪水,一进入汛期,别说河道两旁的村庄被淹,就是地势稍微低洼一点的县城都会被淹,不过前知府从来没有重视过这个问题,更别说疏通河道了。

所以历年来,被水淹死的人不计其数,淹死的鸡鸭家禽也极其让人可惜!

而坞郡那边,据他所知,坞郡虽然土地广袤,可是却人口稀少,百姓过得比泾洲这边还要苦。

不是因为有可恨的知府,而是因为坞郡缺水,粮食都种不出来,百姓吃穿又从哪里来?

所以百姓苦啊!

苟庭热泪盈眶,“大人真是为民为国的好官!苟庭以后愿意随奉大人身边,任凭差遣,一定尽其所能协助大人!”

陈季清吓了一大跳,他只是想要打造自己的农业乐园而已,这五个州郡占着最好的日照,植物最喜欢,而且也不是没有办法拯救,所以才不想浪费这么好的位置,其实没有苟庭想得那么伟大,被苟庭这么一说脸有点红了,连忙把他扶起来,“哪里哪里,我只是想要利用泾洲跟坞郡的地而已,阿阿。”

“大人不必自谦,大人的苦心,草民都懂!”苟庭眼睛发亮,话说得慷慨激昂。

陈季清急得挠头。

段凌轩在一旁低笑。

“不过大人,大人的想法是好,可是......”苟庭思索,“草民虽不曾到过坞郡,却也是知道坞郡地势高,起

码是要比泾州的高的,这水渠虽可修到坞郡,可是水往低处流,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。”

意思就是水可以到坞郡边,可是要流过去,那就难了。

“哈哈哈,谁说水往低处流的?”陈季清哈哈大笑,神秘的说,“我偏就说水往高处流!”

“水往高处流?”苟庭不解,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。

“是,水往高处流!”陈季清郑重点头。

段凌轩皱眉思索着,他也想不出有何方法可以让水往高处流,不过他知道小夫郎来自古怪的世界,自然是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的,也就不再苦想。

与其瞎想,不如拭目以待!

陈季清的想法很简单,不就是地势高吗?虽然现在这是古代,不能一下子弄个现代的东西出来。可是华夏几千年文明,农业大国的智慧不是说说而已,老祖宗聪明着呢!

第241章

用来灌溉的经典农具,不就是水车么!

可以用人或者牲畜拉,也可以用水流作为动力,陈季清想采用后者。

只要设计得高级,那一切都不是问题!

陈季清神秘的跟苟庭说完之后,当即回房点了周末,让对方给他找一下水车怎么做,让人给他画一张图纸跟说明书。

周末想了一下对方所处的时代就释然了,跟他说等等,他去找一找人,这个不难,反正华夏基地保护了那么多各个领域的教授和研究者,懂这方面知识的人肯定有的。

不一会儿周末就找来了,把图纸传送给他,还有一张水车的照片。

陈季清看到印象中的水车的样子,激动起来。

他已经能想象得出来这个大家伙被广泛运用之后大家的震撼,这将大大节省人力物力!

一一试想一下干旱缺水的季节,水积在低洼处只能一担担往田里挑的痛苦?有时候干旱太过严重,甚至要从河里面一担担的挑水到田里!

而且有了水车,不仅河两旁的田地可以种水稻,甚至半山腰的田地都可以蓄水种水稻!

只要不是闹旱灾,那么就不存在无法种植这种事!

更多的人力将从挑水这件事解放出来,而去用在种植上!到时候大家愁的就不是半山腰没有水种不了水稻,没有饭吃,而该愁没有那么多力气去开垦土地了!

农业乐园!

陈季清的心砰砰直跳起来,激动得口干舌燥,把图纸跟照片拿给段凌轩看。

段凌轩看着照片,一时语塞。

这张照片是水车架在河沟处的样子,十米多高的水车,用五米长到车轴支撑着二十四根木幅条,每根辐条的顶端都有一个水斗,河流的水装在水斗里头,被水流的力量推动着提升上去,注入渡槽。

那个渡槽,离河流有五米多高!

而水却能不费一丝一毫人力,就这样被运往高处!

何等的震撼!

“真是......”段凌轩找不到言语能够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。

陈季清吐吐舌头,“嘿嘿,到时候我要在各个地方装满这种水车!”

进击吧,大水车!

陈季清把图纸给苟庭看,再一解释,苟庭满脸震惊。

“如果真的可行,那大人一定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哥儿!”苟庭满口夸赞。

陈季清嘿嘿直笑,“可行不可行,做一个看看不就成了么?到时候让百姓也看看,修这个水渠有没有必要,我相信坞郡百姓也很乐意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
“好!”苟庭激动极了。

就这样,陈季清召集了几个木工师傅,让他们照着图纸找木头来雕凿,来设计。

水车非常大,而且部件比较多,工匠们第一次做,磕磕绊绊的,看起来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行。

趁水车还没做好,陈季清跟段凌轩打算出去看看泾洲附近有哪里是需要架设水车的。

两个人不带任何下人,干脆骑马了,共乘一骑天气又好,陈季清乐呵阿的,一路走啊走,浓情蜜意的摇啊摇,就出了泾洲郊外,穿过一个村庄。

刚到这个村庄陈季清就虎躯一震!

不为别的,这里的地形太符合他要找的条件了!

只见一条大河从村子旁边流过,河流两旁却并不是什么农田,而是两座低矮的山!

虽然山比较矮,可是毕竟也是山啊,跟河流存在一定的高度差,河流的水不可能自己往山上流的。

这个时候是十月中旬,是水稻收割之前的半个月,这个时候至关重要,所有农民们都想着借这个时间,最后再搏一搏,尽量提高水稻的产量。所以这个村子里的大人都挑着水桶,一担一担的从河边挑水往山上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