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抓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大明小国舅的太师路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

分卷阅读2

    是刘瑾。

“敢问娘娘,奴婢等有多大权力?”

丘聚暗暗给了刘瑾一个不屑的眼神,还没封官,便先要权,活该倒霉。

不料,张仪华击节而赞,“本宫果然没有看错人,是个聪明的。”

底下瞬间多了两张‘面目扭曲’的脸。

张仪华心中暗笑,“至于权力,一旦查明罪名属实,情节严重,本宫即刻召集坤宁宫内所有仆役,当面杖杀!由陛下赐予本宫的锦衣卫亲自行刑!”

一言既出,丘等豁然抬头。

张仪华冷然一笑,“若是罪名尚可,撵出宫去罢了。坤宁宫久不见血,本宫却绝不容忍小人撒野!”

虽是杀气腾腾,却别有一番暴虐的美感。

丘等一叩到底,眼中却有神光。

富贵险中求!

虽是危机重重,但一旦查出什么了不得的真相,泼天的富贵与官位尽在眼前,且皇后娘娘动如此大怒,又牵连上锦衣卫,必会送达圣听!

拼了!

打发走了刘瑾等人,一宫女上前禀报:“娘娘,锦织姑姑那儿,奴婢已经带话。苗大伴同意姑姑每日于偏殿守着,只是除非娘娘传召,不得出门。”

“苗大伴做事稳重。”

待众人散去,坤宁宫内室。

张仪华在被褥上发现了一张纸条。

简单阅后,张仪华将纸条用烛火烧毁。

轻声道:“告诉陛下,让东西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吧。请锦衣卫看护着锦织的家人,若没有扯上干系,就别让他们白白送命,算全了本宫与她多年的主仆之情。”

言毕,眼角忽然显出泪痕。

乾清宫。

帝王听闻禀报,笔锋微顿。

“大伴,这只匣子你亲自送过去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朕本想守护她一生,只是终究让她徒增烦恼。”

“陛下,老奴听说一句话,‘为母则强’,想来皇后娘娘是想明白了。”

“如此足矣。”

匣中不是别的,一个帝王亲手做的同心结耳。

如此,到了皇子满月宴当天。

帝后于坤宁宫外相携,相顾对视,皆有恍然如梦之感。

自张仪华与帝王演了一段‘心有灵犀’的双簧,借宦官之手,灭了寿宁侯、以及其背后交好的藩王探子后,弘治帝忽然又想来一段‘婚后恋爱’。

今天送上古玩,明日便送字画,后日再送‘情书’,大后日来个‘定情信物’,如此一个月,居然每天东西都不重样。

乾清宫后面便是坤宁宫。

两宫宫人真是目瞪口呆。

走几步路而已,如果愿意,甚至可以只隔一张帘。

然而,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夫妻好像都把这事忘了。

每日不厌其烦地送礼物,再回礼物。

有不会看脸色的言官上奏,言近日帝王‘沉迷情爱’,提交内阁后,便石沉大海。

两三天后,这名言官便被左都御史大人亲自查出,收受贿赂,降官二级,派官云南。

皇帝陛下表示:爱卿们辛苦了!

满月宴上,两宫太后、太妃俱盛装出席。

吴太妃久不露面,眼见台上两宫太后望着帝后挤眉弄眼,台下宗室命妇们神色也有些……一言难尽???便笑问:“我久不出来走动了,可是最近宫中出了什么喜事?”

王太后年岁最轻,当即朝吴太妃直笑,“jiejie,你是不知道,有人呀,孩子都生了,还跟个毛头小子一般,整日里给姑娘献殷勤呢!”

“哦?有这等事?”

弘治帝本没放在心上,只一笑而过,转头却见张仪华面色窘迫,连忙转移话题,“这吉时快到了吧。长辈们给照儿准备了什么添头呀?”

三位太后、太妃皆沉浮多年,便顺着接上话头,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。

后殿,因查获坤宁宫内众多不法案而一跃晋升内官监正六品监丞的刘瑾、正七品典簿的丘聚、谷大用正试图用眼神杀死对方,当然,是二对一罢了╮(╯▽╰)╭。

不过刘监丞皮糙rou厚,愣是能摆出一张笑得异常灿烂的脸对着丘、谷二人。

任谁从旁经过,都会认为是丘、谷二人有些冒犯了。

又有谁知,本是丘聚首先发现了‘物证’,正要唤谷大用帮忙时,刘瑾抢先向皇后娘娘禀报,以致抢了首功呢╮(╯▽╰)╭。

职场风云,总是一言难尽啊。

寿宁侯府。

寿宁侯对着面前笑容满面的宦官,考虑到是自家jiejie派来的人,难得有礼一分。

“本侯没听错?!太皇太后寿诞要本侯抄写五百遍!”

话到最后,已是有些脸红脖子粗,就差破口大骂了。

刘瑾忍着吐到脸上的吐沫星子,接着陪笑道:“娘娘知道侯爷任务重,但娘娘刚出月子,身体还没养好,若是让宫女、小子们代笔,不是打太皇太后的脸么。娘娘特意将奴婢派来,希望您能在太皇太后寿诞前完成此事。加之今年皇后娘娘刚刚诞下皇子,您是小皇子的亲舅舅,是最亲近的家人了,娘娘想为小皇子在佛祖面前攒些福气,所以让奴婢来给您搭把手,以防不能用,抄费了,便太可惜了。”

“行了,本侯知道了。你退下吧。不会误了jiejie的事。”

“是。”

刘瑾走出寿宁侯府,抬袖抹了抹脸,“侯府?咱们走着瞧!”

十个宦官,九个小心眼!没了下半身指望的人,大半都是疯子,遇见绕道,鬼神不惧!

作者有话要说:

各位读者,本主角第五章才会出现……第一章写的是主角jiejie,需要她做个引子。见谅啊……

第2章第二章

一日经筵小讲。

结束后,皇帝忽然欲言又止。

日讲官谢迁便出言道:“陛下,可有何事烦忧?”

“谢卿与夫人感情如何?”

“内子及笄嫁与臣,臣有四子,皆为其出。”

“果然是夫妻伉俪。”

见弘治帝似是十分感兴趣,谢迁便接着道:

“臣少时因心高气傲,扬言:不中举不议亲。果然二十有余也不曾中举,由此媒人鲜至。”

弘治帝眉眼微弯。

“内子乃岳父致仕后生的老来女,家中异常疼爱,自小请先生读书识字。于一次宴会偶遇后,她便请岳父上门议亲,却提出条件,下嫁后五年内不生育,且五年内臣不得纳妾。”

“双亲可应?”

“臣的双亲为臣的亲事费劲心神,虽然觉得此事有些为难,但因其也言明五年后,无需受此约束,便应了。”

“后来岳父同臣详述此事。言托旧友故交,查阅了余姚约千名女子死亡的详细记载,发现有近三成因产后虚弱而亡,详加追查后,发现这些女子大都不过十六岁,最小的只十三岁。而更令人吃惊的是,这些女子生下的孩子或是身有宿疾,或早早夭折,少有长大成人。为保险起见,岳父遍访江浙名医,医家也言明,年岁稍长的女子生产,确实更顺利,也易于恢复元气。更有世交对岳父言,可令内子简单习武,以强身健体。只是习武的女夫子难求,只得作罢。但内子也时常在家中走动,平日多